您好,欢迎访问这里是开元体育!
全国咨询热线+86 1222 65058
开元体育

新闻动态

NEWS CENTER
开元体育app今年上海新落地8项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全年计划举办赛事178项建设更多家门口场地让“活力之城”更近一步
发布时间:2025-04-24 19:56浏览次数:

  2025上海民生访谈持续播出中,今天的嘉宾是上海市体育局局长徐彬。今年上海将引进举行哪些国际国内重大赛事?“家门口”的健身场地建设情况如何?还有哪些针对老年人及青少年群体的体育施政?这些内容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↓

  ①上海今年计划举办178项国际国内体育赛事,落地新的8项国际国内重大赛事;

  ②上海体育消费节今年举办第三届,搭建“1+2+3”的活动框架,同时举办好“25+X”个重点联动活动。

  ①今年市体育局将牵头建设社区市民健身中心30个、市民健身步道70条、市民益智健身苑点500个、市民(职工)健身驿站50个、市动球场130片(其中羽毛球场100片)、长者运动健康之家20个;

  ②针对运动场地使用效率问题制定了专项的工作方案,努力通过多措并举推动解决;今年考虑发挥体育消费券的补贴引流作用,引导市民预订闲时的运动场地。

  ①通过176个长者运动健康之家的建设,积累了2万多份老年人的运动健康档案,并持续地进行跟踪研究;

  ②针对青少年群体当中“小眼镜、小胖墩、小豆芽、小焦虑”等种种问题,从体育的角度开出一些健康处方。

  围绕打造国际一流体育赛事之都的目标,推动体育赛事与文化、旅游、商业等业态的融合

  体育赛事以其独特的魅力迎来了五湖四海、成千上万的运动爱好者相聚在上海这座活力之城。

  上海今年计划举办178项国际国内体育赛事,这个数字和去年持平,还会有动态的调整,目前计划举办的国际赛事67项,全国赛事111项。从一季度到现在已经陆续举办了F1中国大奖赛,2025国际棋联女子世界锦标赛、上海帆船公开赛、上海半程马拉松等多项赛事。

  接下来的5月份更是黄金月,5月2日要迎来环球马术冠军赛,6日2025世界箭联射箭世界杯赛将落地上海;5月24日,备受关注的2025中国坐标·上海城市定向户外挑战赛将在上海体育场开赛;5月31日,FE电动方程式世锦赛也将继去年之后再次登陆上海。下半年还将在青浦的淀山湖畔迎来上海最高规格的国际赛事,也就是赛艇的世界锦标赛。

  今年11月,上海还将举办FAI世界无人机足球锦标赛,开元体育入口这是一场顶级的科技体育赛事。无人机足球是科技与体育相结合的标志性新型运动项目,足球本来就是第一运动,无人机也是在这几年承载了很多高科技的元素,这项赛事一定会开启上海科技体育的新纪元。

  今年落地新的8项国际国内重大赛事,除了赛艇世锦赛和无人机足球世锦赛,还有已经圆满完赛的沃尔沃中国公开赛、4月27日晚将鸣枪起跑的耐克女子10公里夜跑、开元体育入口5月的首届长三角国际铁人三项赛和IRONMAN 70.3上海站比赛、8月的UFC格斗之夜,9月的上海国际武术博览会。

  我们围绕打造国际一流体育赛事之都的目标,这几年一直在坚持两条腿走路,一方面积极引进与上海形象、地位相匹配的国际顶级赛事,另一方面大力培育与城市文化、气质相一致的自主品牌赛事。一方面希望有更多的赛事能够和上海整个城市同频共振,同时也在持续地推动体育赛事与文化、旅游、商业等业态的融合,吸引更多海内外朋友、体育爱好者“跟着赛事来旅行”,除了让人人从参与体育中收获健康,也可以让上海这座城市因体育而更富生机和活力。

  比如今年的F1中国大奖赛,3天比赛吸引超过22万的现场观众,这里外省市的观众占到70%,境外观众占到15.25%,境外观众里有超过60%是专程从国外、境外到上海来观赛,这个数字比去年增加1倍,整体票房也比去年2024年增加了30%,所以赛事串联起上海的文化、旅游、商业各方资源,带动了全域的联动效果,今年F1直接经济影响达到了24.7亿,间接经济影响达到了69.1亿,都比去年同比增加了70%,F1中国大奖赛就是上海深挖旅游流量和经济增量的重要代表。

  说到文旅商体展的联动,不得不提我们的上海体育消费节,已经举办到第三年。今年的消费节仍然会以“尚嗨体育”为主题,4月28日正式启动,从4月底一直持续到11月。今年的消费节将搭建“1+2+3”的活动框架,同时举办好“25+X”个重点联动活动,即建设1个“尚嗨运动”联动资源库,举办“尚嗨运动”资源推介会、2025上海国际赛事文化及体育用品博览会2个核心项目,打造“运动装备共惠”“健康美食共融”“赛事户外共玩”等3类融合性主题促消费场景,办好2025上海ATP1000网球大师赛、2025世界赛艇锦标赛、“半马苏河”运动生活节、2025年“燃GO徐汇”体育消费嘉年华、第二届哈扎劲运动会等25个重点联动项目。“X”鼓励各区、各单位、各市场主体因地制宜,积极推动赛事活动项目与市场资源匹配对接,联动开展X场的体育促消费活动。

  建设“人人运动、人人健康”的活力之城,这是我们的理想和奋斗目标,今年市体育局将牵头建设社区市民健身中心30个、市民健身步道70条、市民益智健身苑点500个、市民(职工)健身驿站50个、市动球场130片(其中羽毛球场100片)、长者运动健康之家20个。

  到去年年底已经提前实现了“十四五”人均体育场地的目标,达到了人均2.6平方米。这一目标的实现非常不容易,上海是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,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每增加0.1平方米,乘以2480万的人口规模就是巨大的增量。根据去年的统计数字,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分布在基层社区的体育场地面积,已经占到了全市的体育场地的1/3以上。这些年一直强调要打造15分钟健身生活圈,目的就是要缩短市民去健身场地所花费的时间成本,社区里越来越多的体育场地,让市民参与运动更加便利,时间成本大大降低,所以带来的一定会是健身积极性的极大的提升。

  今年年底上海临港水上运动中心,南上海体育运动中心,这些“十四五”的重大项目要争取如期在年内开工。最近正在编制“十五五”规划,所以我们也在研究大型综合性的田径运动场的选址、江湾体育场(也是中国最早的体育场)改造提升,以及奉贤极限运动公园、划船俱乐部迁建等项目的推进,同时结合大虹桥、大东方、大吴淞、大吴泾地区的发展机遇研究布局高能级的体育设施,主要是为了“十五五”规划中间有更多的地标性的设施,让市民能够更好地去健身运动、观赛。

  做好增量的同时,如何提高现有的存量体育设施的使用效率,一直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。主要表现为,比如设施的分布不平衡,之前各个区都在建设,但中心城区可利用的场地比较少,寸土寸金,去年中心城区刚刚超过了人均1.3平方米,而郊区早就超过了人均5平米,所以分布不均是利用效率不高的体现。同时在时间和项目上也体现了忙闲不均,周中大家都在上班人比较少,晚上、周末、节假日有的场地一地难求,预订不上。还有根据项目受欢迎程度也体现了忙闲不均。

  我们做过调查,最热的项目是羽毛球,然后是篮球、排球。羽毛球场地经常是一场难求,多功能运动场每年列为市政府的实事项目里有100片是专属羽毛球场,希望通过这些措施解决忙闲不均的问题。还有专业竞赛场馆的复合利用率不高,比如说浦东足球场专门用于专业足球比赛,每年足球比赛有20多场,中超、亚冠、足协杯等等,在比赛之余要进行草坪的养护,是不是可以向市民开放也在研究当中。还有学校体育场地开放不足,疫情以后有很多学校尤其是大学、高校的体育空间开放上有很多限制,也是市民呼吁比较多的,希望有更多的学校体育场地向市民开放。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已经制定了专项的工作方案,努力通过多措并举推动解决。

  今年还会考虑发挥体育消费券的补贴引流作用,引导市民预订闲时的运动场地。今年已经做了计划优化场馆的预订服务,为市民提供便捷的在线查询,在线预约。

  全民健身赛事方面,每四年我们会举办一次上海市动会,中间间隔的三年每年会举办城市业余联赛。去年市动会,今年是城市业余联赛,今年会设联赛15项,品牌赛事活动27项,系列赛280项。整个赛事活动贯穿了全年,应该讲内容和形式非常丰富多样,覆盖了各类的人群。

  今年5月到11月上海将牵头举办第五届长三角体育节,第一届从上海开始,现在已经在长三角转了一圈,今年回到上海,今年体育节会突出“绿色、健康、融合、共享”的主题,综合设置竞技类、展演类、活动类三类28个单项比赛,通过文旅商体展的融合,进一步打响长三角一体化的体育品牌。

  上海社会的老龄化程度非常高,怎么样通过运动的方式去改善老年慢性病,让上海的老人有一个更加健康的晚年,这是我们体育工作者的心愿。

  我们从2018年开始,不到7年,已经从第一个长者运动健康之家发展到全市176个。通过这176个长者运动健康之家的建设,已经积累了2万多份老年人的运动健康档案,并持续地进行跟踪研究。有一组数据非常有说服力,通过这2万多份的档案,到长者运动健康之家锻炼的老年人心肺功能得到改善的47%以上;肌肉力量得到提升的接近45%;超重的体重下降的也有36%;柔韧性变好的、反应能力改善、睡眠质量提升,运动血氧下降的分别在20—60%之间;包括有一些慢性病,比如脂肪肝、肩周炎、颈椎病、腰痛、膝关节炎得到改善的都占了一定的比例。

  2万份数据显示所有建档的老年人通过参与长者运动健康之家的锻炼,医保支出人均下降15%左右。我们进行了分组研究,锻炼超过2年以上的老年人作为运动干预组,不到2年的作为对照组,研究结果显示75岁以下的长者中间运动干预组的人均医保支出,比对照组降低了34%。人均医保支出相对减少了1096元,7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,运动干预组人均医保支出比对照组降低13.56%,相对减少871.62元。

  在青少年群众中培养健康意识和运动习惯,也是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。今年上海两会,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,加强青少年科学健身普及和健康干预,让年轻一代在运动中强意志、健身心。这个提法已经把青少年体育锻炼的意义说得非常明确,不仅是强身健体,同时还是人格健全、身心全面健康的重要助推。今年以来我们讨论青少年、儿童,有很多问题,比如说“小眼镜、小胖墩、小豆芽、小焦虑”。针对青少年出现的问题很多家长以及全社会都比较担忧,尤其是上海大城市、一线城市这些问题尤其突出。从体育角度可以给孩子们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开出一些健康处方。

  从体育部门的角度讲青少年体育,主要是两大任务:一方面是选拔培养优秀的竞技体育的后备人才,另外一方面是提高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的水平,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参与体育、爱上体育,开元体育入口养成体育运动的习惯,第二个目标越来越放大,也成为青少年体育主要的职责。

  这些年我们在青少年体育赛事的组织、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方面还是做了很多的事情。比如说今年“六一”儿童节前后,每一年体育局都会组织各个区,以及青少年体育协会和学校、社会体育组织集中开展“奔跑吧少年”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系列活动,我们每年还会和上海团市委合作,在爱心暑托班配送体育课程,同时也打造社区体育配送,便利青少年就近参与。

  全年青少年赛事数量非常多,MAGIC3上海市青少年三对三超级篮球赛、第40届新民晚报暑期中学生足球赛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联赛、少儿体育联赛及上海市青少年传统体育项目比赛等,全年要超过1000场以上。今年在办好赛事的基础上,会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科学健身普及和健康干预,要继续制作“科学健身加油站”青少年体育主题科普宣传片,围绕运动促进成长、矫正体态、科学锻炼方法等主题传播知识,培养青少年主动健身意识。

在线客服
联系电话
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+86 3882 75559
  • · 专业的设计咨询
  • · 精准的解决方案
  • · 灵活的价格调整
  • · 1对1贴心服务
在线留言
回到顶部